闽籍华侨华人与大马村镇发展的一些思考(节录)

作者:陈琮渊时间:2019-10-21点击数:


闽籍华侨华人移居东南亚时间较早、人数最多、资力雄厚,但受学界关注的程度却时常不如客家、潮州、海南等其他方言群;相关民间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虽是海外华人研究的当务之急,却仍较少获得各界资助以开展相关工作。本文介绍作者与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廖文辉博士共同推动“闽籍华侨华人与马来西亚村镇发展系列学术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的初步情况,对相关议题提出一些思考。

工作坊锁定华人社团文教、宗教信仰、产业经济、民俗技艺等重点领域,以马来西亚十个代表性中小型闽籍华人聚落为中心,旁及闽籍华人活跃的婆罗洲(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文莱)及新加坡,探讨华侨华人参与大马村镇发展的历史与当代议题;在此同时,我们也关注所涉侨乡的历史文献及遗迹,现已考察过福建晋江金井镇塘东村、尤湖镇福林村、南安眉山乡观山村、官桥镇漳里村等。

海外华人研究的知识建构,长期依托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且在西方理论及在地资料之间摸索可能的研究途径。面对全球化及区域间相互渗透所产生的变貌,学界正积极响应过去发展的限制,从视角、理论、脉络 、方法等面向提出新论述。正是因为多重“在地性”(locality)的链接蕴含着抵抗全球化的能量,而非单面向地接受或同化,两者交融所产生的区域差异及新生事物,将是值得关注的创新之源。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最大的差异在于以“人”为研究对象,十分重视对在地脉络、日常生活及话语体系的掌握,必须确立经验事实、提炼分析概念,从而得出论述逻辑及分析视角。这要求研究者以在地视角、思维及话语出发进行研究。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是研究者是否能掌握在地语境,对华人的历史发展及生活脉络进行正确解读。海外闽籍华人社会的宗族组织、社团网络和民间信仰,正是官方文献少有记录的环节,工作坊的研究及探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结合在地田野调查及民间文献整理,才能扩大研究的范围和视野。

最后,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海外华人特别懂得如何与国家打交道,他们从中国本土带来一套微妙的政治智慧,进入东南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体制,也能很好地调适,在当地发展生根。工作坊既以闽籍华侨华人与大马地方发展为核心,就有必要同时关注中国侨乡与东南亚所居地,一方面考察华侨华人祖籍原乡的情况,同时也关注当地有那些不同的发展,做出有意义的对比及分析。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行政研发大楼7楼      7 Floor, Main Building, Xiamen Campus, Huaqiao University. No. 668 Jimei Avenue, Xiamen, Fujian, China